“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当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问到关于“社会公平”的问题时,温总理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总理此言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强烈共鸣。记得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横扫全球、愁云惨淡的时候,总理一句“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成为鼓舞人心的最强声音;今年,总理提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又成为两会最温暖人心的声音。 实际上,对公平正义的倡导,正是对社会民意的反映和呼应。两会前,在一系列网络“民调”中,收入差距、教育公平等方面问题频频入选最热关注,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公平”、“公正”、“正义”成为报告的高频词汇,“公平正义”也是代表委员们热烈讨论、建言献策的热点议题之一。 公平正义是民之所呼,也是时代潮流,它比太阳更有光辉,是因为其具有宝贵的价值、无穷的力量。只有在一个讲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成果才会真正为广大人民所共享,个人的尊严和幸福才会更加真实可靠,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才会有根本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才会有坚实基础。 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也指出,勿庸讳言,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等等。可以说,我们对公平正义的渴求,更因为现实中还存在着不少“不公平非正义”,使得公平正义有时成为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稀缺资源”。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转型期的各种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在城乡发展、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像层层乌云蔽日,长期隔绝了公平正义这个“我的太阳”的光芒与温暖,搅得周天寒彻,社会混乱。如果任其发展,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 以收入分配为例,两会期间,曾披露一组数据: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全国总工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75.2%的职工认为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2008年,电力、石油、烟草等垄断性质的行业职工平均收入,竟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到10倍…… 公平正义,已经成为理解今日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解决转型时期种种“成长的烦恼”的一个新的思路。 一方面,公平正义的最终实现和根本保障,决定于发展,也就是要继续做大“蛋糕”。马克思说过,只有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间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才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科学发展离不开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社会运行的基础规则,检验发展质量的试金石,也就是要更加注重分好“蛋糕”。 诚如温总理所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应该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以公平正义视角观照中国发展,既要见物,更要见人;既要有物质文明,更要有精神文明;既要有发展的数量,更追求发展的质量。公平正义命题的提出,在精神实质上与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是契合的。 如何让公平正义“光芒万丈、阳光普照”?这将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长期课题。其治标之法,就是要迅速“拨云见日”,运用法治、民主、舆论、监督等各种手段,大力荡涤社会上存在的不公不平现象,及时解决老百姓最有意见的社会公平问题;其治本之策,还是要建立常态化的“发光机制”,让公平正义成为整个社会崇尚的价值,各级干部执政干事的理念,建立程序正义,完善问责制度,保障合理有序的利益博弈,使公平正义成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运行方式,实现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有机结合。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面对未来,我们的期待如此热切,我们的努力也将充满艰辛,我们有理由畅想,公平正义的阳光,终将洒遍中国大地,洒遍各行各业,洒遍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去照亮更加美好而远大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