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612288l"> 本文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从视觉设计的角度为文革视觉文化梳理出一个简要的脉络,用文革视觉识别系统的概念对其进行重新的整理和归纳。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对文革视觉设计的发展脉络和特征作出详细的阐述,分析如何在继承文革视觉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品格,并预测文革风格视觉设计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的未来发展可能和趋势。 文革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文革视觉文化"是指文革期间存在的视觉文化。一切在文革期间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共同构筑起文革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文革风格视觉设计"则是指围绕着大量文革所遗留下来的视觉资源,运用设计的手段对文革视觉文化进行再利用和再创作而产生的视觉设计。只要是视觉所及的设计作品,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以及大量包含有设计意识的艺术作品都属于此类。 文革风格视觉设计并不仅仅是对历史上存在的文革视觉文化的一次简单的反刍,而是要使后者在意识形态社会向消费导向型社会转变过程中跳脱政治意识的束缚,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在商业化的视觉革命中重新达到审美愉悦,并成为塑造具有中国特色视觉设计语言的重要途径。文革视觉设计到目前仍不是潮流性的视觉风格,本文重在分析目前发展的状况和特征,并昭示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可能。 如果用现代设计中视觉识别系统的理论来归纳和研究文革期间特殊的视觉文化,总体上可以将此看作是一个较为松散的意识形态视觉识别系统,即所谓"文革视觉识别系统"。这和我们常说的企业形象设计中的VI有很多相似之处。 "文革视觉识别系统"是事后归纳总结出来的视觉集合模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意识形态视觉系统,缺乏整体上精确的控制和规划。利用视觉识别系统的模式来整理和分析文革视觉文化,有助于用系统的观点来审视文革中传统绘画和大众视觉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将美术与设计两者统一纳入到"视觉识别系统"的语境里,从而有助于总结归纳最能代表文革的典型视觉形象。 文革视觉识别系统,也有相配套的理念识别系统和行为规范系统。 "党内走资派"与"大民主"是毛泽东的文革理论的两个主要概念,也就是"文革理念识别系统"。"文革行为识别系统"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偶像崇拜"和"造反运动"。 文革视觉识别系统"的标识核心部分应该是毛泽东的头像;标准字体就是毛体,标准颜色是红色,辅助色是绿色;辅助图形比较重要的是如红太阳,向日葵,红旗等。"文革视觉识别系统"的组合规范主要是指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组合搭配上,图形之间的语义联系和使用规范是非常程式化的,"文革视觉识别系统"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几乎传播到了整个国家里方方面面所有的视觉媒体,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宣传画,连环画,像章等大众传播领域。 文革中的图形元素在政治上经过严格选择,所以呈现高度单一重复的状况,一元性思想的公式化表达使图形设计成为形而上学的观念游戏,主要图形元素以毛泽东形象和工农兵形象为主,图形语言充满一一对应的符号指涉和象征意味;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图式语言的构成方式,遵循"红光亮"和"三突出"的视觉趣味和充满战斗感和崇高性的构图形式。文革中的图形绝大多数运用了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但也有少数朴素的图形创意。 文革中的字体也获得了政治品格,体现出极强的意识形态性。从字体的结构上看,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个是简体字的普及运用;另一个是字体笔划的粗壮化和结构上的紧张感。从传统书法的书写特征上看,也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毛泽东书法的风行,另一个是大字报的泛滥。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写字成为政治宣传工具,政治标语张贴在街头,社会言论贴到每个角落。文字书写的形式因为内容上的权威性,变得膨胀起来,对人产生心理压迫,是阶级斗争的锐利武器,也成为人们崇敬和仰视的对象。 颜色因为其明显的倾向性和标识性在文革中也获得特殊的时代品格。文革时期的色彩总体上看显得比较单调有限乏味。红色被默认为革命和真理的颜色,是文革的色彩文化中最典型的一种颜色,同理,绿色也因为象征革命得到青睐。另外,高纯度,明亮的民俗化的色彩在文革的视觉文化中普遍得到偏爱,而那些格调较高的色系几乎完全被抛弃。偏深的灰黑蓝黄等较为严肃的颜色则成为群众着装时比较一致的选择。 考察文革视觉文化的传播媒介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架上绘画和美术作品上,文革的视觉文化早已突破了单一的以画种来区分的传统意义上的美术,而演变为一种的综合性的大众视觉艺术。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宣传品的发展呈现出如此突出的畸形态势。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但是更为主要的是为国家意识形态服务的需要。宣传画,连环画,雕塑,像章,陶瓷,大字报,各类刊物、漫画,甚至邮票,年画,各类票证,剪纸,纺织品等都成为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视觉宣传品,还包括利用各种环境和建筑进行视觉传播,比如发起"红海洋",建造"万岁馆",设立"宣传墙","语录牌"等等。 文革视觉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的视觉心理和趣味的养成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是对意识形态宣传的反感,但又经常不自觉热衷于宏伟叙事型的视觉语汇;另一方面是群众性的视觉运动使易于理解的写实风格得到延续,视觉审美趋于保守,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成为最受欢迎的风格。文革的体验是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能具有的,它至今仍部分地控制着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话语模式,只不过逐渐褪去了以往刺目的政治外衣,而以商业文化的潜在面目出现。 文革风格视觉设计即是指围绕文革文化资源所进行的视觉设计或是其他具有设计性质的视觉艺术。文革风格视觉设计的手法主要是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出现为文革风格视觉设计的出现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引导和解释,是文革风格视觉设计之所以成立的思想逻辑前提之一。通过解构文革视觉元素,将其从意识形态语境中解脱出来,消解其中的政治意味,作为其他概念的表征出现,或者干脆赋予全新的涵义。通过这样的分解组合和打散重构,文革视觉元素改头换面,以后现代的面目重新出现,以期符合新时代的审美和观念,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
|